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paper paperNew
2024, 02, v.36 45-51
认罪认罚具结书采纳情况、影响因素及完善路径——基于1428份判决书的定量分析
基金项目(Foundation): 2020年中国政法大学“法硕之星”科研课题的最终学术成果
邮箱(Email):
DOI:
摘要: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下,具结书采纳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但同时暴露出具结书采纳说理不清、影响因素判断不明的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该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并产生诸多司法适用难题。通过对刑事裁判文书的实证分析,发现司法实践层面认罪认罚具结书的采纳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与理论层面的设想存在一定差异。对此,应寻求量刑建议权和审判权的平衡,真正落实检察机关与审判机关权力融合视角下认罪认罚案件量刑合意机制,以期实现公平正义、切实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Abstract:

KeyWords:
参考文献

[1][8]胡云腾.正确把握认罪认罚从宽保证严格公正高效司法[N].人民法院报,2019-10-24(05).

[2]孙长永,冯科臻.认罪认罚案件抗诉问题实证研究———基于102份裁判文书的分析[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20(4):90-105.

[3]苗生明,周颖.关于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指导意见的理解与适用[J].人民检察,2020(2):49-60.

[4]胡云腾.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理解与适用[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18. 56.

[5]张袁.检法权力融合视角下认罪认罚案件量刑合意机制的建构[J].西部法学评论,2023(6):40-52.

[6]李奋飞.认罪认罚量刑建议精准化的检视与改良[J].中国应用法学,2023(3):74-85.

[7]聂友伦.认罪认罚从宽:中国化的协商性司法?[J].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23(5):49-63.

[9]董坤.认罪认罚案件量刑建议精准化与法院采纳[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20(3):28-38.

[10]王汀,刘计划.认罪认罚具结活动中的法官参与[J].社会科学研究,2024(2):99-111.

[11]许身健.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诉辩伦理[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23(5):54-61.

[12]王从光.认罪认罚案件上诉的现实困境及其破解———以3360份裁判文书为样本[J].刑事法评论,2023(1):543-557.

[13]史航宇.认罪认罚具结书的法律属性和效力问题[J].中国检察官,2023(13):35-38.

[14]贺小军.认罪认罚“可以型”从宽模式研究[J].中国刑事法杂志,2023(3):141-158.

(1)《刑事诉讼法》第174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自愿认罪,同意量刑建议和程序适用的,应当在辩护人或者值班律师在场的情况下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

(1)参见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2019)京0105刑初2227号一审刑事判决书。

(2)参见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2019)京0105刑初574号一审刑事判决书。

(3)参见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2019)京0105刑初882号一审刑事判决书。

(4)参见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2019)京0105刑初3006号一审刑事判决书。

(5)参见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2019)京0105刑初3053号一审刑事判决书。

(1)参见《刑事诉讼法》第201条规定:对于认罪认罚案件,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决时,一般应当采纳人民检察院指控的罪名和量刑建议,但有下列情形的除外:(一)被告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或者不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的;(二)被告人违背意愿认罪认罚的;(三)被告人否认指控的犯罪事实的;(四)起诉指控的罪名与审理认定的罪名不一致的;(五)其他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情形。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量刑建议明显不当,或者被告人、辩护人对量刑建议提出异议的,人民检察院可以调整量刑建议。人民检察院不调整量刑建议或者调整量刑建议后仍然明显不当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作出判决。

基本信息:

DOI:

中图分类号:D925.2

引用信息:

[1]樊迪.认罪认罚具结书采纳情况、影响因素及完善路径——基于1428份判决书的定量分析[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24,36(02):45-51.

基金信息:

2020年中国政法大学“法硕之星”科研课题的最终学术成果

检 索 高级检索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