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01, No.97 91-93
对技术侦查法律规制的再认识
基金项目(Foundation):
邮箱(Email):
DOI:
466 | 14 | 14 |
下载次数 | 被引频次 | 阅读次数 |
摘要:
我国诉讼法学界对技术侦查法律规制理论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技术侦查的性质、对其进行法律规制的必要性和法律规制的原则与内容等方面。这些研究显然是肤浅的,需要我们转变研究视角,重新认识对技术侦查进行法律规制的必要性,同时注意技术侦查法律规制的可操作性。
Abstract:
参考文献
[1]宋英辉.刑事程序中的技术侦查研究[J].法学研究,2000,(3).
[2]高峰,卢距波.论技术侦查中的法律规制问题——美国联邦最高法院Kyllo v.US案件所引发的思考[A].徐静村.刑事诉讼前沿研究:第五卷[C].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
[3]Robert M.Bloom.Mark S.Brodin.刑事诉讼法[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343.
[4][5]高峰.论技术侦查与司法令状原则的冲突[J].江西社会科学,2006,(1).
①技术侦查认识的顺向性和直接性,是指侦查人员是在案件发生的过程中认识案件事实的,犯罪活动的进行和侦查活动的进行具有同步性,是即时顺向直接认识的,而常规侦查措施往往是回应型的,多是在犯罪活动实施完成,后果基本形成后采取的。此时常规侦查手段的主要任务是收集证据,以便对犯罪事实进行回溯性认识再现。引自王屏.技术侦查中公民隐私权的保护[J].公安研究,2007,(6).郑海.技术侦查的法律规制[J].河北法学,2007,(7).
基本信息:
DOI:
中图分类号:D918
引用信息:
[1]张萌.对技术侦查法律规制的再认识[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8,No.97(01):91-93.
基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