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2 | 22 | 4 |
下载次数 | 被引频次 | 阅读次数 |
当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态势较为严峻,且未成年人暴力犯罪、团伙犯罪有滋长之势,而理论界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内涵过于强调处罚上的从宽。因而,须对未成年人犯罪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内涵重新解读,这也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总刑事政策、"打防结合、预防为主"基本刑事政策、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罪责刑相适应"刑法基本原则及国际人权法之综合要求。实践中,把握未成年人犯罪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内涵还需要注意"宽"之维的解读、刚性年龄制度之重申以及非刑罚处罚方法的完善等三个问题。
Abstract:[1]张军,赵秉志.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司法解读[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226.
[2]王宏玉.刑事政策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1.246.
[3]张明楷.刑法学(第四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107.
[4]彭晓月.回顾总结继往开来[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3,(4):95.
[5][8][9]赵秉志,种松志,韩豫宛.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和谐社会构建[A].马克昌.中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演进[C].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5.163.224-225.
[6]何显兵.未成年人刑事犯罪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诠释[J].江西社会科学,2013,(4):156.
[7]邬凡群,王群.“宽罚严管”的少年刑事司法政策[J].河北法学,2010,(1):191-192.
[10]杨春冼,余诤.论刑事政策中的“严打”[J].人民检察,2001,(12):5.
[11]侯宏林.刑事政策的价值分析[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102-107.
[12]梁根林.刑事政策:立场与范畴[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75-89.
[13][14]严励.中国刑事政策原理[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53.54.
[15]齐文远.刑法学(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231.
[16]马克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刍议[J].人民检察,2006,(10):17.
[17]高铭暄.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酌定量刑情节的适用[J].法学杂志,2007,(1):3.
[18]陈兴良.宽严相济政策与刑罚规制[J].法学杂志,2007,(1):8.
[19]卢建平.刑事政策与刑法变革[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1.39.
[20]谢望原,卢建平.中国刑事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609-610.
[21]董文惠.也论刑事政策与刑法的关系[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4,(1):68.
[22][德]克劳斯·罗克辛.刑事政策与刑法体系(第二版)[M].蔡桂生,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1.3.
[23]方剑良.当今未成年人犯罪发展态势之研判[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3,(4):5.
[24]丛梅.社会管理创新视域下青少年犯罪防控研究[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3,(2):52.
[25]彭晓月.回顾总结继往开来[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3,(4):95.
[26]康树华.少年司法制度发展概况[J].法学杂志,1995,(2):23.
[27][28]姚建龙.美国少年司法严罚刑事政策的形成、实践与未来[J].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8,(3):115.117.
[29]郭丝露.“儿童犯罪”:不能刑罚,一放了之?[N].南方周末,2013-12-12(8).
[30]时延安,薛双喜.中国刑事政策专题整理[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156.
[31]张鸿巍.少年司法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50.
[32]卢建龙.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政策完善[J].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9,(5):86.
[33]高铭暄,张杰.中国刑法中未成年人犯罪处遇措施的完善[J].法学论坛,2008,(1):17.
1 2013年12月28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废止劳教制度的决定,因此,对未成年的劳教今后将不复存在了,强化未成年人在社区内进行矫正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本信息:
DOI:
中图分类号:D924.1;C913.5
引用信息:
[1]郭泽强,刘杰.未成年人犯罪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内涵之重新解读[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4,26(04):15-24.
基金信息: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现代风险的治理与非传统安全的刑法保障”的资助,项目批准号为13AFX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