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paperranklist paperranklisttupian paihangpage

下载排行

Top 10 Top 30 Top 50 Top 100 简明模式 完整模式

公安机关处置刑事涉案虚拟货币的实践考察与规范进路

王枫梧;

数字时代背景下,以虚拟货币为犯罪工具或犯罪对象的新型犯罪快速迭代、持续高发,刑事涉案虚拟货币处置业已成为理论界与实务界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公安机关处置刑事涉案虚拟货币,在打击新型犯罪、保护公民财产、促进社会稳定、提升执法能力、完善政策法规、实现公平正义和规范市场秩序、防范金融风险、维护国家安全等方面有重大实践价值、理论价值和社会价值。虚拟货币属数据型财产,有数据和财产属性的双重面向,其独特的数据生成逻辑,不同于现实社会里的有体物和财产性权益的无体物。实践中,公安机关处置刑事涉案虚拟货币面临着处置规范供给不足、资产安全面临挑战、给付资金性质不明、利益寻租滋生蔓延、价值认定缺乏共识等现实问题。对此,应从完善政策法规、强化科技赋能、严格资金审查、加强审计监督、统一认定标准等方面予以回应。

2025 年 01 期 v.37 ; 2021年度中共浙江省委政法委员会; 浙江省法学会法学研究课题“新型网络犯罪治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浙江省为例”(项目编号:2021NB08)的阶段性成果
[下载次数: 7,521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4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群体行为和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心理机制——勒庞《乌合之众》和莫斯科维奇《群氓的时代》读介

张兆端;

群体性事件的频发与处置,是现代世界各国社会危机及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常态。近年来,国内对于群体性事件的研究与处置,大多是从维护政治稳定,开展人民内部矛盾排查调处的政治学视角,以及预防、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治安行政管理和危机管理角度进行的,并取得诸多理论成果和良好的实践效果。但是,群体性事件作为一种特定的群体情绪和群体行为的表现,其酝酿、形成及爆发,必然具有一定的社会心理机制。在这方面,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的经典著作《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和塞奇.莫斯科维奇所著《群氓的时代》,为我们开展群体性事件的研究与处置,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社会心理学理论与方法。

2012 年 01 期 v.24;No.121 ;
[下载次数: 6,075 ] [被引频次: 24 ] [阅读次数: 196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幼儿园“虐童”事件探析

李梅;

"温岭虐童事件"打开了尘封已久的潘多拉盒子,我们在谴责施虐者的同时,更应该对经年已久的幼教积弊进行全面而深刻的反思。只有从思想上切实认识虐童行为对儿童身心健康的严重危害性,彻底革除根深蒂固的社会虐童文化传统,变革幼儿教育体制——将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严格教育行政监管制度,切实提高幼教素质,建立健全虐童法律体系和社会支持系统,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力参与其中,形成全方位的儿童福利与权益保护体系,虐童问题才有望得以解决。

2013 年 02 期 v.25;No.128 ;
[下载次数: 4,865 ] [被引频次: 40 ] [阅读次数: 12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杀猪盘”式网络诈骗行为的脚本分析

王枫梧;

"杀猪盘"式网络诈骗是指行为人以"恋爱""交友"等手段为幌子骗取被害人信任后,以各种理由诱导被害人在事先控制的虚假网站、平台进行赌博、投资,骗取被害人钱财的一种新型网络犯罪行为。近年来,"杀猪盘"式网络诈骗案件呈高发态势,业已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主要方式之一。因该犯罪具有犯罪行为多样、犯罪手段隐蔽、犯罪时间持久等特点,公安机关在打击和防范方面成效并不明显。犯罪脚本理论是犯罪学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其通过列出犯罪过程中的所有步骤,为预防犯罪提供了多点干预。破坏脚本中的任何一点都会改变常规的行为顺序,在最好的情况下,犯罪可能会被终止。为提升对"杀猪盘"式网络诈骗犯罪的治理效果,公安机关尝试结合犯罪脚本理论予以犯罪预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21 年 01 期 v.33 ; 公安部2017年公安理论及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技术侦查证据使用与排除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7LLYJZJST04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下载次数: 4,708 ] [被引频次: 51 ] [阅读次数: 185 ] HTML PDF 引用本文

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从理论到实践

宫志刚;李小波;

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中国社会转型期治理违法犯罪、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系统性工程,具有社会性、系统性、控制性和实体性。立体化防控不是防控立体化,它强调多维度和多层次防控。从抽象意义上,多维防控主要表现在时间、空间、心理和社会交往维度,多层次防控主要表现在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国家和地方、城市和乡村层面;从具象意义上,立体化防控主要体现在防控主体和防控对象的多元化,防控功能和防控措施的综合性,防控模式的分层性,以及防控的全过程性和适度性等方面。从立体化维稳出发,完善的治安防控体系结构应当是"一个库"、"八张网"和"四机制"。从地方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实践看,其主要模式可以分为布网式、机制式、"金钟罩"式、体系式和综合式。这些模式皆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将防控网建设作为重点,二是加强巡逻防控体制建设,三是重视现代科技运用,四是重视虚拟社会防控,五是注重社会力量动员。但在实践中,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对治安防控体系定位不准,投入不足,信息共享和应急联动等机制建设不完善。对此,应依据相关规范性文件,提高地方政府的重视程度,给予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更高的定位,加大投入,将近期规划和长远规划相结合。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具体运行中,应加快信息共享机制建设,完善应急响应和联动机制。

2016 年 03 期 v.28;No.147 ;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新时期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研究”(项目批准号:11JZD033)的阶段性成果
[下载次数: 4,507 ] [被引频次: 139 ] [阅读次数: 61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暗网犯罪领域虚拟加密数字货币交易的侦查对策研究

薛亚龙;刘梓泞;

暗网犯罪凭借匿名路由服务、匿名通信访问以及多层加密多次转发等虚拟加密数字货币技术优势,迅速成为新型网络犯罪滋生与猛增的“新阵地”,致使侦查工作往往出现犯罪主体匿名溯源难、情报证据关联性弱以及全链条侦查打击效果差等侦查僵局。鉴于此,需引入暗网犯罪领域虚拟加密数字货币交易的侦查对策研究。以暗网犯罪领域虚拟加密数字货币交易的运行机制为逻辑起点,提出暗网犯罪领域虚拟加密数字货币交易的新动向,解析暗网犯罪领域虚拟加密数字货币交易的侦查困境,探讨暗网犯罪领域虚拟加密数字货币交易的侦查对策。这不仅有利于实现对暗网犯罪领域虚拟加密数字货币交易的全链条侦查打击,而且还有利于增强挤压暗网犯罪领域虚拟加密数字货币交易的生存空间,创新和拓展暗网犯罪领域虚拟加密数字货币交易的侦查模式,从而实现打击暗网犯罪领域虚拟加密数字货币交易的侦查价值。

2023 年 06 期 v.35 ;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人工智能背景下刑事证据标准指引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2CFX02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下载次数: 4,041 ] [被引频次: 3 ] [阅读次数: 15 ] HTML PDF 引用本文

论视频监控系统在侦查中的运用

郝宏奎;

中外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和应用正经历着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视频监控系统在侦查活动中的功能作用主要包括:预先控制、破获预谋案件的功能,同步遏止、抓获现行犯罪的功能,案后速控、动态追踪目标的功能,回溯查明、寻找认定嫌疑的功能和证明犯罪、有效推进诉讼的功能。侦查活动对视频监控资料利用的具体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根据利用视频监控系统或视频监控资料开展侦查时案件发展阶段的不同,可将其概括为四大类:第一类是预先干预侦查法,第二类是捕捉现行侦查法,第三类是从人到案认定已发案件嫌疑人侦查法,第四类是从案到人查找认定犯罪嫌疑人侦查法。每一类中又有变化无穷的许许多多具体方法。

2008 年 05 期 v.20;No.101 ;
[下载次数: 3,976 ] [被引频次: 71 ] [阅读次数: 117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公安刑事案件指定管辖的实践样态与规范路径

王枫梧;

公安机关对刑事案件进行立案侦查,应明确是否对案件有管辖权。当刑事案件管辖权不明确或有争议时,应提请上级公安机关指定管辖。对情况特殊的刑事案件,则由上级公安机关直接指定管辖。检视指定管辖适用范围、聚焦并案管辖现实样态,公安机关面临指定管辖权不明确或有争议、情况特殊及并案侦查后管辖权归属、案件存在关联程度理解等分歧,容易导致公安机关对刑事案件指定管辖泛化,引发检法机关纵向管辖争议。对此,公安机关应从强化检法协商机制、细化呈请事项流程、严格审核内容标准等方面规范刑事案件指定管辖路径,从而保障刑事诉讼活动高效、公正地进行。

2024 年 01 期 v.36 ; 中共浙江省委政法委员会、浙江省法学会法学研究课题“新型网络犯罪治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浙江省为例”(项目编号:2021NB08); 公安部公安理论及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技术侦查证据使用与排除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7LLYJZJST042)的阶段性成果
[下载次数: 3,644 ] [被引频次: 1 ] [阅读次数: 18 ] HTML PDF 引用本文

犯罪场视域下网络暴力犯罪的控制

王枫梧;

随着网络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暴力犯罪问题凸显,且极具社会危害性。网络暴力犯罪在“双层社会”中形成,网络暴力犯罪场是犯罪场的一种新形态,其构成包含时间、空间、被害人、社会控制疏漏等背景因素及潜在犯罪人。控制网络暴力犯罪场中任一构成因素,就可以影响网络暴力犯罪场中各因素的相互作用方式,从而遏制网络暴力犯罪原因转化为网络暴力犯罪行为。控制犯罪的捷径是控制犯罪场,控制网络暴力犯罪场中的致罪因素是阻却网络暴力犯罪发生的最有效、最直接路径。

2022 年 03 期 v.34 ; 中共浙江省委政法委员会、浙江省法学会法学研究课题“新型网络犯罪治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浙江省为例”(项目编号:2021NB08); 公安部公安理论及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技术侦查证据使用与排除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7LLYJZJST042)的研究成果
[下载次数: 3,412 ] [被引频次: 11 ] [阅读次数: 315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命案积案证据的分布样态与预审路径

王枫梧;

命案积案是公安机关因客观条件不能而未及时侦破的故意剥夺他人生命法益的案件,社会后果严重、关注度高。实务中,命案积案中证据分布样态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在客观性证据层面,呈现案件法律手续不完备、涉案重要物证丢失、痕迹物证来源和流转不明、现场勘查笔录简单等样态;在主观性证据层面,存在犯罪嫌疑人不如实供述、证人原始询问笔录简单、侦查记录材料缺失等特点。命案积案中证据分布受案发时的主、客观因素影响。公安机关应通过强化命案积案证据规范意识、构建命案积案证据审查模式、提升命案积案证据证明效力、管控命案积案证据“生命流程”等预审路径来完善命案积案证据工作,破解命案积案诉讼难题。

2023 年 01 期 v.35 ; 中共浙江省委政法委员会、浙江省法学会法学研究课题“新型网络犯罪治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浙江省为例”(项目编号:2021NB08); 公安部公安理论及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技术侦查证据使用与排除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7LLYJZJST04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下载次数: 3,211 ] [被引频次: 2 ] [阅读次数: 56 ] HTML PDF 引用本文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
检 索 高级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