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量
今日访问量: 85
期刊简介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山东省优秀期刊
涉案财物处置中对第三人财产权保护——以审判程序为视角
卢少锋;朱媛媛;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产权流转的频繁,市场参与主体间的民商关系变得越来越错综复杂,多个权利主体涉及同一案件的情况很普遍,刑事涉案财物处置对当事人和第三人的财产权影响显著增加。但是,从目前的立法和司法实践情况来看,刑事涉案财物处置案件对第三人的财产权缺乏相应的关注和保护,具体包括:审前阶段第三人知情权难以保证、缺乏对涉案财物的审前司法审查、审判阶段第三人诉讼地位的不明和诉讼权利的缺失、涉案财物法庭权属审查程序和规则的模糊、第三人救济路径的匮乏等诸多问题。为此,应当给予涉案财物相关第三方适当的诉讼地位,明确参与程序,建构专属的涉案财物权属审查制度,并完善侵害第三方财产权时的救济机制,以切实加强对第三人财产权的保障。
公安机关处置刑事涉案虚拟货币的实践考察与规范进路
王枫梧;数字时代背景下,以虚拟货币为犯罪工具或犯罪对象的新型犯罪快速迭代、持续高发,刑事涉案虚拟货币处置业已成为理论界与实务界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公安机关处置刑事涉案虚拟货币,在打击新型犯罪、保护公民财产、促进社会稳定、提升执法能力、完善政策法规、实现公平正义和规范市场秩序、防范金融风险、维护国家安全等方面有重大实践价值、理论价值和社会价值。虚拟货币属数据型财产,有数据和财产属性的双重面向,其独特的数据生成逻辑,不同于现实社会里的有体物和财产性权益的无体物。实践中,公安机关处置刑事涉案虚拟货币面临着处置规范供给不足、资产安全面临挑战、给付资金性质不明、利益寻租滋生蔓延、价值认定缺乏共识等现实问题。对此,应从完善政策法规、强化科技赋能、严格资金审查、加强审计监督、统一认定标准等方面予以回应。
涉恐犯罪中想象竞合犯“从一重组合处断”的提倡和适用
罗钢;马振东;在涉恐犯罪中,想象竞合犯的法效果具有罪数释明和具体刑罚裁量两个核心争点。在罪数评价阶段,单数理论不足以涵括涉恐犯罪的不法和罪责,而适用复数理论能够凸显想象竞合犯数罪本质,充分评价法益侵害和规范违犯事实,不违反禁止重复评价原则。基于明示机能和刑罚表达理论,在判决结果中应明确宣示所有违犯的涉恐犯罪罪名。在量刑阶段,数罪并罚和吸收原则的处理范式存在量刑拘囿,选择以罪刑相适应原则为法理基础的组合量刑模式并不违反罪刑法定主义。“从一重处断”的核心意旨是厘定最重的单一主刑组合,从而最终形成单一宣告刑。同质想象竞合犯无需适用组合量刑模式,构筑组合量刑框架主要围绕异质想象竞合犯的不同法定刑比较情形展开。根据修正的量刑位置值理论,第一阶段基于主刑刑种确定刑罚组合,第二阶段依据刑度厘清宣告刑上下限,同时一并适用附加刑。另外,应当注意特殊情形的处理,尤其是轻罪中的保安处分毋须刑法再次授权,而应一并宣付。
论婚姻缔结中通谋虚伪意思表示的效力
公维友;张钰靖;婚姻家庭法经过了由“独立法律部门说”到“回归民法说”的演变过程,尽管目前婚姻家庭编是民法典的组成部分已成不争事实,但其特殊性并没有随着它被编入民法典而消弭,与总则编仍具有特别与一般的关系。具体而言,婚姻合意瑕疵可以适用总则编有关意思表示瑕疵类型,但在效力层面上,结婚作为纯粹身份行为应维持在总则编之外的独立自洽,且无参照适用合同编第464条的空间。应对假结婚效力展开教义学与法政策的双重考量,并在婚姻家庭编之内、以及不同编之间展开体系化研究,探究意思自治在婚姻法上的效力边界,得出假结婚有效的结论,同时也为司法实务提供合理明确的论证途径。
个人破产失权与复权制度的实践现状及体系构建
韦冉;许婉婷;当下立法对于市场主体权益的不平等保护主要体现在个人破产失权和复权制度的缺失,作为个人破产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个人破产失权和复权制度对于预防债务人运用破产法逃避法律责任和维护自然人的生存权和经营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个人破产失权和复权制度存在着适用主体范围不清晰、操作标准不明确、立法模式选择有争议等困境。因此,通过对S省D市个人破产规则进行实证分析,立足于失权和复权机制的立法模式选择、期限设置和内容构建,解构剖析试点地区立法障碍和经验教训,为进一步完善个人破产失权和复权体系提供参考和思路。
学习论坛
